《又见云冈》大型实景秀。
每年福州拗九节,家住福州市鼓楼区华大街道屏山社区的韩燕玲老人总是格外忙碌。感觉现在制度更完善了,服务更到位了。
回想起半年多前的一幕幕,刘小兰的心里暖暖的,总书记对我们这么关心,真的很感动、也很难忘。老人们最需要的是关注和陪伴。西北角,书法组的挥毫泼墨、相互切磋。要适当组织开展文体活动,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前一天得备好食材,提前把花生用高压锅煮熟,第二天再起个大早,把食材下锅。
福州市仓山区中天社区的长者食堂里,张鹄老人正在用餐。人民网记者 刘卿摄在福利院社工站墙面展板上,写着让老人们动起来、乐起来。据卫龙介绍,他们在积极争取项目支持的同时,还将在基层工作中,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许予以全面贯彻落实。
历史不语,文物不言,却与人进行着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它们静静地伫立在那里,守护了千年时光。走进运城博物馆,触摸这座城市的历史底蕴眼下,越来越多的人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参观学习。运城盐湖,古称河东盐池,有着4600多年采盐史,是世界三大硫酸钠型内陆盐湖之一。爱好传统文化的年轻人成为接过这份重担的新生力量,这种创新性的培养方式开全国文物系统之先河。
眼下,沿着滨湖大道行进,在盐湖东段的小公滩处,数台挖掘机正在进行堤埝加固作业。古建筑28027处,约占全国十分之一。
他说:这种创新的演绎方式,以独特的视角表达出对时尚、对北魏文化的理解,不仅展现出多元化的云冈,更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鼓舞民族文化自信、实现创新发展的精神动力。让我们一起行走山西,对话古老文物,品读三晋文化,读懂自信的中国。习近平强调,博物馆有很多宝贵文物甚至国宝,它们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要深入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31处,居全国第一。
据不完全统计,山西现有不可移动文物53875处,全国排名第四。坚持生态优先 让一泓清水入黄河在摄影爱好者张卫平眼中,运城盐湖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美,但他独爱盛夏的七彩盐湖色彩斑斓宛如一个巨大的调色盘。6月16日,山西大学考古文博研究院挂牌成立。运城博物馆展出的垣曲世纪曙猿化石。
同时,加强对河东文化的挖掘、传承和活化利用,教育和引导社会公众,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在晋祠博物馆,万流同归黄河流域根祖文化展展出了黄河流域7省20余家文保单位的近百件(组)文物精品,时间跨度自上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直至当下,反映了黄河流域的文明发展及演变轨迹。
总书记结合展板、展品等听取有关情况介绍,实地察看盐湖风貌。人民网 卢鹏宇 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党中央从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永续发展的高度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每个文化层里,运城都有重大的考古发现。我们要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大局出发,统筹做好盐湖保护利用工作。我以为自己只是来看一件文物的展示,没想到以鸟尊为视角,我了解了晋国的历史文化,还看到了20多年来中国文博事业的飞速发展。山西把工程治理作为保障一泓清水入黄河的关键之举,谋划十大工程280余项子工程,目前已先期开工118个项目,传递出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坚定决心和必胜信心。该展览开展仅10天,便迎来15万余名观众。6月28日,《又见云冈》大型实景秀在云冈石窟首演,身着北魏服饰的工匠穿越千年,再现昔日开凿石窟时的场景。
力争十四五末,全省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人群覆盖率达到每15万人拥有1家博物馆。运城市文物保护中心主任卫龙说。
进入暑假,山西各地博物院纷纷出招,推出丰富的文创产品和互动性的参观环节,博物馆热持续升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要求,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
5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运城博物馆,参观华夏寻根馆藏珍品盬盐春秋等展陈,详细了解运城有关人类起源和中华文明早期历史发展等。他指出,盐湖的生态价值和功能越来越重要,要统筹做好保护利用工作,让盐湖独特的人文历史资源和生态资源一代代传承下去,逐步恢复其生态功能,更好保护其历史文化价值。
漫步在运城盐湖22号堤埝,凭栏远眺这颗神奇而秀美的生态明珠。赓续文明根脉,筑牢自信根基。跨湖大道中段由郭沫若先生题写的大石碑处,是盐湖的一处观景平台。傍晚时分,这里成了人们唱歌跳舞、休闲纳凉之地,驻足观景的到访者纷纷打卡拍照。
他强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党中央从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永续发展的高度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黄河流域各省区都要坚持把保护黄河流域生态作为谋划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准线,不利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事,坚决不能做。运城盐湖斑斓多姿。
大同市新闻中心供图文物守得住,更要活起来。站在平台远眺,池面辽阔。
鼓励各市县充分挖掘辖区内文物资源,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向县城、乡村覆盖。连日来,当前来参观的人们好奇地望着这面沉甸甸的墙面时,讲解员燕晓静便会向大家介绍,仰韶文化层发掘的石雕蚕蛹,实证了河东先民早在5000年前就掌握了养蚕缫丝的技术。
负责盐湖生态修复项目的运城市水务投资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素平介绍说,目前,已修复堤埝80公里,完成一期工程的40%。6月8日,山西召开誓师大会,把从根本上稳定实现一泓清水入黄河作为山西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实验区的主要任务,确保到2025年黄河流域国考断面稳定达到三类及以上水质。巍巍太行吕梁,浩浩两河汾黄,孕育出了煌煌三晋文化。登鹳雀楼远眺黄河。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博物馆并作出重要指示,让我们所有文物人心潮澎湃。6月10日,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山西主场活动在运城关帝庙举行,围绕活动主题,发布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一系列考古发现区域性地展现了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脉络。
根据探源工程第五期安排,来自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国家博物馆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等单位的考古队伍正陆续进驻运城,把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继续深耕晋南,聚焦襄汾陶寺、兴县碧村等重点遗址,放眼山西全境,探索更大范围内中华文明起源的宏大历史图景。人民网记者 王帆 摄文物不会说话,但它们以自己独有的方式,讲述着曾经见证过的一段段历史。
今天的运城盐池,已成为创建黄河流域(山西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重要区域之一。环湖绿化、水系治理、山体修复,随着生态修复治理的深入,盐湖的自然湿地风貌逐渐恢复,截污防洪能力有效提升。